2019年以来,A股市场迎来一波走强。随着指数飙升,多头资金涌入股市,包括灰色地带的场外资金和违规流出银行的信贷资金。
近日,有读者向人民网记者反映,他的朋友王某因为急于入市,又缺乏资金,向银行申请了30万元的信用贷款,然后以十倍杠杆入市。通过非法的场外分配。然而,高杠杆的资金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中的“暴富”。随着所持股票的不断下跌,王某迅速“爆仓”,不仅损失了从银行借来的30万元现金,还让全家陷入了负债的“深渊”。
以信用资金入市炒股涉嫌违法违规
借贷炒股一直是不可触及的红线。随着个人信用贷款便利性的不断提高配资炒股利率,来自银行的利率相对较低的信贷资金成为部分人炒股的“本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银行发放的个人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元,期限一般为3年,利率一般在6.5%左右,最低可低至4.78%。
记者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朋友圈看到,“授信只要公积金存款基数不低于756元,即可申请信用贷款。利率为6.49 %-8.68%根据征信调查。万,授信审批”。
记者咨询了解到,如果公积金存满两年,就符合申请贷款的条件。当被问及“炒股能不能贷款买房”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发现贷款直接转入股市或开发商账户,将被要求在进步。当记者明确表示要贷款炒股时,银行工作人员仍表示可以申请贷款,“具体操作等签合同的时候再说”。
贷款存量投机是监管严厉打击的对象。2018年,原银保监会、银保监会相继发文并召开工作会议,“严厉打击挪用消费贷款、信用卡非法透支等行为,严控非法流动个人贷款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工作人员告诉人民网记者,“银行对贷款资金的用途有要求,申请人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符合规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领域。”明确禁止。借款人需要提供证明或目的陈述。利用银行贷款炒股是非法操作。”
“利用个人信用贷款炒股,首先是违约行为,影响个人信用;其次,在贷款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等严重情节的,可能构成诈骗贷款罪;如果有“非法占有目的”,最终不还款,可能构成诈骗贷款罪。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张延峰告诉人民网记者。
个人贷款门槛低
尽管监管部门一再责令,但仍有多家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楼市而受到银保监会的行政处罚。
2019年4月4日,青岛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挪用信贷资金、挪用信贷资金、贷款前调查缺乏尽职调查。. 2019年5月,上海银保监局披露三笔罚单。上海农商行、南京银行、上海嘉定洪都村镇银行2017年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后,审核不严,贷款资金被用于证券交易。
“一些小额信贷配资炒股利率,比如30万元,贷后抽查时很容易被假发票代替。”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业务从业人员告诉人民网记者,“他们不仔细研究,只要表格合规就行。”
在信贷禁止入市(存量)市场的监管要求下,银行采取哪些方式规避信贷入市带来的风险?一位信用贷款从业者私下告诉记者,“这个(银行)不管,你贷完了提现就可以进场了。”
为什么贷款和炒股屡禁不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希军表示,一是银行监管手段有限。一些个人通过间接转让信用贷款进入股市。堵塞这些贷款“漏洞”。其次,不排除部分银行基层员工为了提高业绩而无视银行监管。但这是违反规定的。
如果信用违规进入股市,银行将面临哪些风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天勇表示,“事实上,一些投资者通过银行贷款或网贷来投资股票。不良贷款压力较大。”
信贷入市会对股市产生什么影响?某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信贷流入股市的具体影响主要看流入规模。“信贷可以流入股市,通常是在信贷管制放松的情况下,市场上的钱更充裕、更‘活’。这个过程伴随着风险资产和实体投资的扩张。之后,就会有往往是货币信贷调控周期性收紧,导致信贷资金迅速撤出股市,同时造成股价大幅下跌。
如何有效防止信贷进入股市?赵锡军表示,一是要加强金融领域的司法执法;二是要培养更多专业的金融领域司法执法人才。三是要对全社会进行适度的投资者教育。“让个人投资者意识到信贷准入问题的严重性。”
“配资”变“亏本”,跌停可亏本
在股市“一夜暴富”的诱惑下,场外配置资金进一步放大了个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就像文章开头的情况一样,资金配置可能不仅会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或血本无归。
与证券公司通过正规渠道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不同,场外配售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在监管压力大、市场长期看空的背景下,场外高杠杆资金一度死灰复燃炒股配资公司在线炒股,但在年初以来市场的快速回暖下又再度复苏。
“门槛低、放款快、杠杆高是很多投资者选择配置资金的原因。” 一位证券从业者告诉人民网记者,“现在,线下配资公司给的杠杆一般是3倍到5倍,最高可达10倍。”
配股交易是一种杠杆操作,在放大利润的同时也放大了交易风险。10倍杠杆下,一跌停就亏本。
此外,场外配资也可能使投资者陷入非法金融活动的陷阱。
据了解,场外配资活动通常利用信息系统为投资者开立虚拟账户、借入他人证券账户、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等方式代客买卖证券,并提供证券委托交易清算、查询等证券交易服务,根据证券交易量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涉嫌违反《证券法》和《证券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公司对证券账户实行实名制,擅自从事证券业务,构成非法证券活动。
2019年4月,公安机关接到多名投资者举报,称涉嫌以场外配资名义实施诈骗。经查,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资格。
“所谓的场外资金配置平台均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的资质,有的涉嫌非法从事证券经营活动在线炒股平台,有的甚至利用‘虚拟盘’等涉嫌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 “ 上述券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
证监会一直对违规场外配资采取严厉监管姿态,提醒个人投资者注意风险防范。
2017年9月,陕西证监局在证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部分投资管理咨询公司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投资者推介‘配股’业务,其中包含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
“在‘配置’的高杠杆下,投资者不仅可能面临被迫平仓、血本无归的风险,还可能遭遇恶意诈骗,其证券账户将被他人利用,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活动并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辽海律师事务所主任顾辽海说。
本文原创于:在线炒股配资 http://www.jbksclv.com/